最近有些家长跟我诉苦,说孩子学物理,感觉老是讲的都会,平时做题也没问题,但是考试的时候就是答的非常慢,有的时候题都做不完。

家长还说,孩子平时做作业的时候,也是效率不高,每天都能学到很晚。现在很苦恼,不知道怎么办才好。

其实这也是很多同学面临的问题。不论考试的题目是难还是容易,做题速度都是致命的关键。特别是题目容易的时候,作题的速度越快就越能节省更多的时间,而最后的难题基本都需要很多时间来攻克。如何提高解题速度,同学们可以通过限时演练来提高作题速度,即尽量在1小时内做更多的题目。

很多同学在平时学物理的时候,学的很辛苦,付出了大量的心血,做了很多题,但是考试的时候,答题却非常慢,直接影响到中考的成绩。而看到班里的有些同学,感觉没有自己那么刻苦,也没有拼命刷题,但考试的时候却总是考的不错。

怎么才能提高解题速度呢?怎么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呢?

下面我就介绍几个方法:

(1)课后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解题速度。

很多同学在平时做题的时候,就没有紧迫感,总觉得平时做题和考试不一样,因此做题的时候没有时间观念,做题的时候也没有全神贯注。如果平时做题是这样的习惯,等稻考试的时候,想忽然改过来是非常困难的。

因此,同学们平时在做题的时候,就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解题速度。怎么培养呢?

我们每天在回家或在自习课做物理作业的时候,要有目标,要给你自己规定时间。比如一个自习课45分钟,或者在家完成物理作业50分钟,给自己定时,并且时不时的看看手表(千万不要用手机,用手机很容易让你自己产生玩手机游戏或者看网页小说的冲动。),把完成作业想象成是一场考试。如果规定时间完成不了,那么考试就是不合格的。

这就涉及到一个心态,有的同学就是一种竞争的、要强的心态,比如上文提到的在规定时间完成作业,要强的同学就会马上开始实施,并且争取尽快完成任务。

而有些同学则觉得今天事情多,明天再来,明天有事,那么后天再尝试看看。结果好的方法摆在眼前,始终没有去实践,解题速度自然是提高不上去。这样同学一般其他科目也没有学习的非常好。

所以说,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解题速度很重要,但是能够保质保量的实施起来,并且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更重要。如果你能坚持一个月,天天如此,那么你会发现,在你不知不觉中,完成作业、解题的效率都会有一个明显的提高。如果长此以往加以巩固和提高,解题速度自然就不会是自己的软肋了。

(2)在平时要不断查漏补缺,不要遗漏问题。

考试时做题慢,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基础不好。

初中物理知识点太难了,怎么学都学不懂?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根本就听不懂,是吗?同学们肯定不这么认为。那么,为什么在物理考试中,很难考出好成绩呢?

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就是知识存有漏洞,积累了很多似是而非、模棱两可的问题。等到步入考场,这些问题就集中爆发了。曾有学生对我说:考试的时候总觉得哪儿的考点都有印象,可哪里都掌握的不够透彻,做起题来畏首畏尾,没有自信。

物理知识前后联系特别紧密,前面所学往往是后面的基础。前面不扎实,后面知识的学习就很吃力。所以,越有漏洞就越难跟上,学起来越吃力。而学霸们为何觉得轻松呢?就是因为前面基础好,没有什么遗漏。无论是课堂听课还是课后做题,都是更加轻松的。

从考试来看,初中物理的难题都是综合题,往往一道题会涉及到多个考点。比如说,密度、液体压强与浮力相结合;再比如说,电路分析、电表判定与欧姆定律结合,等等。这些题区分度大,想考出好成绩,超过其他人就必须拿下。

如果有部分内容学得不扎实,有些知识没跟上,没别的办法,就得尽快去弥补。我建议这些同学用我们免费的教学视频来进行巩固。同学们可以在微信搜公众号齐思源老师,我们公众号有八百段教学视频供同学们免费学习使用,这些视频涵盖了整个初中物理所有教学内容,全部免费供同学们学习使用。

基础知识掌握好了,解题速度自然也就提高上来了。

(3)深入理解考点,不断梳理、归纳解题规律。

课本知识是基础,很重要,可同学们要搞清楚,想在考试中提高解题速度,只看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。毕竟我们的考试卷子里,还是有难题的。同学们一定要深化考点理解,多去归纳解题规律。

值得我们认真总结的地方,是非常多的。比如说,浮力在什么时候等于重力,在哪些情况下就不等于重力了呢?再举例子:液体压强的计算,什么时候能借用固体压强的计算式F/S;而不是用ρgh?

再比如,什么是断路?什么是短路?两者的区别是什么?怎么在比较复杂电路中进行判定?电路出现故障某灯不亮了,如何排查故障?未知的电表到底是电流表还是电压表,如何判定?常用的方法是什么?

类似的问题有很多,都是我们在平时学习中涉及到的。在平时学习中,同学们一定要多开动脑筋,勤动笔,多问老师,多与周围同学交流,把考点理解透彻,搞扎实,把典型的常规解题方法梳理清晰。

点赞(0) 打赏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微信小程序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立即
投稿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